一、汶川县人民医院基本情况
历史沿革:该院始建于1944年7月,在绵虒镇建立的汶川县卫生院;1956年迁至威州镇,更名为汶川县人民医院;1983年5月又迁到威州镇较场横街1号;2008年“5.12”汶川特大地震使医院房屋、基础设施、大型医疗设备全部毁损,其间,医院先后在威州师范学校、原汶川石没公司停车场和医院旧址搭建帐篷医院和板房医院;2009年10月11日,医院搬迁到由广东省援建的新医院。2012年5月,县委县政府要求,把县人医院、县中医院、水磨镇中心卫生院整合为医疗集团,形成三家医院一套管理班子的组织架构。
医院规模:县人民医院现占地面积1.67万平方米,建筑面积2.1万平方米。资产总值2.07亿元,其中固定资产1.78亿元。编制床位208张,实际开放床位200张。在几代汶医人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下,医院快速发展,现已成为阿坝州县级医院中一所临床专业齐备,人才、技术、医疗设备等综合实力较强的县级人民医院,辐射半径已扩大到茂县、理县、黑水、松潘等邻县部分地区,辐射人口达20万人。
人员配置:现有在职职工269人(其中:聘用职工89人,在编在岗职工180人)。全职职工中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25人。有高级职称31人,中级职称49人,初级职称152人。其它专业技术人员14人,行政工勤人员27人。有中共党员56人,其中在岗党员53人,退休党员3人。有汶川县学术和技术带头人4人,医疗技术骨干11人。人力资源基本符合《医疗机构基本标准(试行)》的要求和临床需要。
学科建设:医院设有21个临床科室,开设二级诊疗科目54个,设7个医技科室。有1个省级民族地区重点医学专科(普外科),3个州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(临检、口腔、骨科),4个州级重点专科(康复科、骨科、检验科、内科黑热病专科)。
医疗设备:医院拥有德国西门子16层CT、韩国三星MRI、800毫安X光机、西班牙DR、德国飞利浦彩色B超、德国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、全自动生化分析仪、奥林巴斯内窥镜系列、体外震波碎石机等先进医疗设备200多台(件)。
特色技术:医院在康复医学技术、外科腔镜技术、内窥镜诊疗技术、微创外科技术、血液净化技术、口腔诊疗技术、残疾心理康复、移动诊疗服务、慢性病规范化管理等方面有鲜明的技术特色和优势,是北京安贞医院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医院;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区域联盟医院、四川省人民医院集团医院、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指导医院、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技术辅导医院、四川省听力筛查定点医院等。
教学工作:医院承担四川省阿坝州卫生学校的临床教学实习任务,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远程教学医院、阿坝州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香港理工大学指定实习基地。
医院管理:医院坚持院科两级管理,坚持“名医名科名院”的发展战略,采取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举措,推动医院快速发展。医院先后被国家卫计委评为“全国优秀爱婴医院”;“4.20”芦山抗震救灾表现突出单位;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状;四川省十二届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标兵标单位;四川省县级医院管理优秀奖、阿坝州五四红旗团支部等荣誉称号。
文化建设:医院始终高举公益旗帜,致力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的持续改进。“博学求精、厚德至善、铭恩奋进”是汶医人的核心价值观;“以人为本、人才立院、科技兴院、发展强院、依法治院、民主管院“是该院的办院方针;“患者满意、职工满意、政府满意”是该院的办院宗旨。“争创三级乙等综合医院、建立区域医疗中心”是该院的发展目标。
九寨沟县中藏医院
九寨沟县中藏医院成立于1953年,占地面积4497平方米,业务用房达3928平方米。1998年6月19日更名为“九寨沟县中医院”。1993年7月25日荣获省级文明单位称号,2002年12月更名为“九寨沟县中藏医院”。2006年被省中医药管理局
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医院
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医院简称阿坝州人民医院,座落于阿坝州州府所在地-马尔康,地处川西北高原,毗邻青海果洛州、甘肃甘南州及四川甘孜州等地。
汶川县人民医院
该院始建于1944年7月,在绵虒镇建立的汶川县卫生院;1956年迁至威州镇,更名为汶川县人民医院;1983年5月又迁到威州镇较场横街1号;2008年“5.12”汶川特大地震使医院房屋、基础设施、大型医疗设备全部毁损,其间,医院先后在威州